第十四章 观澜-《东风路属于哪个街道》

第十四章 观澜(第1页)

蜂蝶莺燕们对园子里的一起似乎都很在意,不只是花红柳绿、碧草清香,各形各色,各种各样,都能有不一样的感遇。

不经意,就有一个窝巢,在若上若下处显露出来。

有的时候,也许分不清主次。

园丁也并非是唯一的主角,唱大戏的,还得看那些肯出力气的。

柳含絮只知道在廊桥里大声的读、用心的读、慷慨的读,全然不顾村人们都已经望见了。

不知村人们望见了,流水里也听闻了,知名晓姓的,还比作了“往事里的书生”

柳含絮只不过是随心所欲罢了,不见得有“往事里的书生”

那样郑重其事,那样博学审问,那般称心,那般感怀。

柳含絮倒好像只是采撷的蜂蝶,随意的过往而已,还并不想在廊桥里立什么巢穴。

流水里听闻了,也可能只觉得与“往事里的书生”

有些雷同,一般的用心,一般的慷慨,何况还是知名晓姓的。

若只是平常的村人,谁还会来这廊桥里呢?平日里守望着,鸡犬之声相闻,阡陌曲径的,不逢着初一十五,断然也不会到廊桥里来的。

廊桥里也似乎是氤氲密布、曲折回环的,不那么晶莹剔透了。

蜂蝶莺燕们也来廊桥里,来了又过,过了又来,都是常客。

只是廊桥里没有专设的园丁罢了。

为什么没有呢?

大约园丁也不是随处可得的,怎得有些来历清白才好。

要不满院子的花香鸟语,怎生不让人动些萌发的心思?哪里能平静如砥、波澜不惊的?所以园子的花香鸟语常来常过,而园丁似乎是与园子里的静物们一体的,若无它事,便许上工。

不比那些蜂蝶莺燕,飞来飞往的,随缘就径,翩翩起舞,哪里皆可。

柳含絮就看的出来与廊桥里的物事并不相干。

要不怎么能把残卷给翻检不见了呢?而且还是在流水跟前,氤氲密布、物换星移的时刻。

这时候,就是有些参差,也无从模糊了去。

让流水里就望见了,还知名晓姓的。

这廊桥里的故事,虽然从常先生搬来那就定立在这,可毕竟是多年的逝水了,许多的氤氲密布、物换星移,都把原本的故事给掩饰了去,新的故事还不曾成形,村人们也只是望,望过了就望过了,谁也不在意那些“往事里的事”

或者“往事里的物”

,或者是往事里的廊桥,往事里的书生,往事里的村落。

也许常先生懂得,毕竟常先生搬来廊桥的时候,也对村上的风貌考量过了,觉得于此合适,定立在此,也是周详的考量过了。

不见得是空穴来风,也许是有些较为深沉的波澜了。

这就不是村人们能够望着的了。

也许老先生懂得,毕竟他老人家也是村上最有学问的了。

柳含絮就有些随风起浪的意思了,不是非要逢着些什么,却总归是把流水里的残卷遗失了。

这还了得。

若是老先生审问,估计难以交差的。

总归有些缘故才行。

园子里鸟语花香的,常来常过、常过常来,也有些定立的痕迹,在某些形色处显露出来,既不耀眼,也不落寞。

毕竟,戏里戏外,常有些弦外的波澜,就是随风起浪,也有些缘由吧。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