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佑安听得“噗哧”
的笑了出来,“云姐,这随便都可以模仿啊,还相认。
不靠谱。”
祈云拿过一串糖葫芦正要咬,闻言用糖葫芦串儿一指,恼怒瞪他,“你……闭嘴!”
不识相,讨厌。
林佑安偷笑,他觉得以她姐姐的性子,不出几日那小兔子就不知道扔哪里去了,还相认,太不可能了。
不过瞧着祈云恼怒,他也不敢再多嘴了,只心里腹诽不已。
一行人逛至午后,俱累了,便叫了轿子各自回家、回府。
林佑安因小昊天在包子铺说的那番话对“南货北卖”
起了心,因此一路来都有留意,得知不少商贩甚至是长州、兴州这些北方边境来的,远道而来,只为几倍的利润,在回府途中跟张书恒讨论起来,他们共一个轿子。
张书恒虽也出身富贵,到底比不得林佑安“不食人间烟火”
,加上家里有好几间商铺,他娘是正妻,管着这些事,对商货一事还是略知一二的,因此说起来竟也头头是道,甚至计算出若他们带什么什么货物回去获利几何,林佑安与他讨论了“若采购些货物回西南售卖如何”
的想法,得出“可行可赚”
的结论——
世风重文,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商人地位低贱,断是入不得清高的读书人眼里,两人出身富贵,却不鄙弃做生意,只因林震威关于“金钱”
的教育是:有钱好办事。
张书恒更不用说了,她娘亲就出生商家,一向言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读书人若无钱,也只能饿肚子了,一旦饿肚子,就是想高贵也高贵不起来了,钱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跟林震威的“有钱好办事”
不谋而合。
因此两人不但不鄙弃,还讨论得越来越兴奋,仿佛他们已经“旗开得胜”
赚个盆满钵满。
林佑安更决定:要跟云姐好好说道说道。
晚饭时,三人讨论了起来。
林佑安先问:“云姐,你可知道我们府里有多少铺子?”
祈云茫然的摇头,她还没有到学习管家的年纪,哪里知道府里有多少铺子,那得问母妃了。
林佑安便把自己和张书恒讨论所得说了出来:“我在秋家的包子铺里听得昊哥儿说南货北卖,又在市集上听闻那些商人小贩乃远道而来,远道而来,只为数倍利润,我便一直琢磨,刚才跟恒哥儿论对了一番,我们若买些货物回去,放店铺里买,定然有利可图,倒不枉费我们……来一遭……又或是让那些兵士自带货物,可沿途交易,也赚一些使费让他们欢喜。
云姐你觉得如何?“
祈云惊讶的看着她,佑安只以为自己想法太可笑,不由得红了脸。
祈云拍着他的肩膀,“弟弟,你是要成为世子的人,将来还会成为王,管理一方,父王也说了,为政之道不止要有识人之眼、用人之道,更要体恤下众,你的心肠很好,想法也很好。
只是,在京城里恐怕有所不便,我们带了三千多人来,便是分批进城,也要许久,那些兵士不可能穿着军中之服买卖,恐怕会引起猜忌和惊慌,你若真想做生意,不必亲力亲为,我们只要放将归西南的风声出去,自有想去那或者顺路的商人来归附,届时我们吩咐下去,他们有渠道,办货自然比我们自己瞎弄便宜快捷,料他们也不敢欺骗我们,我们但借个名头,便可大赚一笔,再沿途交易,沿途补充,这一趟的使费,可数倍赚回来。
“
林佑安听得自己姐姐赞许,又高兴、又羞涩、又兴奋,小脸都都红了,听得祈云说得头头是道,又觉得自己思虑不足,频频点头,待听到最后,迟疑了,这听起来好像有点以势压人啊!
林祈云嗤笑,“他们依傍我,比沿途打点官差府衙不知道省事多少,不过帮我们跑跑腿,他们乐意得很,我只求他们如实买卖,又不曾欺压他们,有何不妥?做人别这么死脑筋。
“祈云小大人似的戳了戳林佑安的脑门,林佑安这才羞涩的笑了笑,”
云姐教训得是。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