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先生的审问可是非比寻常。
柳翠儿虽然不去哥哥的学堂里,可是也知道,老先生的审问不是常先生的廊桥,自然有一定的深意。
常先生的廊桥就随意的多,村人们若是有时间,有无凭栏的意思,都可以望一望。
老先生的学堂就不然。
村人们不常谈起老先生的学堂。
柳含絮就是在学堂里起劲的读,使劲的读,大声的读,也不过是正常的音声,没有什么出格的意思。
村人们不会有什么反应。
又不是魅影出没得所在。
可廊桥就不一样了。
谁的心里都能有些别调的记忆。
这也情起,那也揽怀,景色怡人,天光潋滟,不是偏爱,也有感慨。
那就是廊桥了,并不是老先生的学堂。
老先生的学堂里,少不了一一的审问。
从始至终,都一以贯之。
颠沛弗离,造次弗亏,都要审问。
每日三省吾身。
就是柳含絮今日没有被审问着,也觉得老先生的目光里,已经打量了自己许多遍了。
心里但凡有些别调的意思,都不在表情上带着,可老先生就发现了,注意着了,提点别人的时候,捎带着也把自己给打量了一遍。
学堂里并非只有柳含絮一个后生,老先生的审问,近前,思理,看书,习字,还有些功课尚在书上,还没有讲,还没有做。
这样的功课自然不会审问,毕竟,老先生还没有指明路径,后生们还没有习得本领。
审问,自然是当日之课,昨日之功,不会有明日之情。
可流水就不同了。
逝水如斯,歌于斯,哭于斯,聚族于斯,不舍昼夜。
不会去过于计较当下,也不拘泥于昨日,更不会参详些明天。
枝上柳绵,天涯芳草,墙里佳人,多情风尘。
不是学堂里的功课。
不是老先生的审问。
不是当下的功课。
不是辛劳的村社。
不是远路,不是春风,不是苑囿,不是廊桥。
流水里也没有专门的园丁,也没有日常的长短,不会争奇斗艳,不会有情无情。
这里是不是平淡了多?园子里尽管都是平铺直叙,可都有些争奇斗艳的意思,谁也不愿意让谁比了下去。
还有就是十足的体面,乘兴而来,把一树春色点缀的像村上春树了,不是寻常巷陌、寻常姿色,是争奇斗艳、斗艳争奇的苑囿了。
流水里可落寞的多了,就是有些柳暗花明的,也只是寻常,日日如斯,没有多余的课时,融洽,坦然,随波,逐流。
无可奈何,似曾相识,渐闻渐悄,常流常新。
柳翠儿就可以来这里的岸畔,把村上沾染的习气,褶皱,风尘,琐细,都放在流水里展平,润湿,抖散,让故事变得有些波澜,有些份量,有些情影,这样就比村上那些方正俨然的样子有些新裁了。
然后,把一水的光影收拾起来,会到村上,晾晒开。
收拾一下院落,等的柳含絮从学堂里归来,把些什么功课都抛诸门后,把村上的世俗打理起来,看一日新的光景。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