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沿线-《东风路属于哪个街道》

第十七章 沿线(第1页)

柳含絮也把自己的书卷放在刚才残卷的位置上,拾起来又放下,放下又拾起来,看是否也有什么线索可以追踪。

似有却无。

于是就把书拾起来,准备回去。

可能一时二刻也不一定想得清楚。

尤其是当下惘然。

那就留待追忆吧。

柳含絮就释然了,不再执念于廊桥,把今天的故事整理一番,如何敷衍过去老先生的审问和村里人的传言。

不过怎么整理呢?魅影在哪?在残卷里。

残卷呢?被魅影拿走了。

不通不通。

这是怎样的逻辑。

书上这种情况一般怎样表述?没查到。

对了。

不是被魅影拿走了。

那就是让来人拿走了。

来人跟着魅影来的,又拿着魅影走了。

更不通。

来人是谁?拿魅影走又做什么?没情由。

那就只剩下柳含絮了。

柳含絮和魅影?不搭呀。

村里人也不信,老吴头都不能信,那怎么行!

另来一种方式吧。

来人跟着魅影到了廊桥,廊桥里发现了柳含絮,柳含絮在读书,魅影也来读书。

对,魅影是来廊桥里读书的,特别是还有部残卷。

残卷呢?被来人拿走了。

村里人这回该相信了吧?

可是村里人记性不行,读书的少。

魅影来廊桥里读书,村里人不太相信。

这样不行。

另换一种方法吧。

来人追着魅影,水里一直追到路上,从路上又追到廊桥,魅影就想换一种方式,不让来人追寻下去,正好这会儿工夫柳含絮来廊桥里读书。

魅影就变化为一轴残卷,上面记着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种种过往,连学堂的老先生也未曾见识,四荒海隅,天苍野茫,许多未尽情事、不经意处,连廊桥的常先生也不能舒怀。

于是这部残卷故意让柳含絮遇上了,拾起来,读到了。

上面全是,全是……尘埃,一层封存已久的轻尘,被来人追来带起的骤风吹散,吹开,扑面而来。

那残卷见来人注意到自己,就使了个藏天匿地的本事,从水里来,到水里去,化为几簇零散的梅花,飘洒在水一方。

来人追寻不到残卷,就找柳含絮审问残卷的下落。

柳含絮自然知情达礼,把书上的明理条文一字一句背诵给来人听。

结果来人大为欣赏,连声夸柳含絮是读书的好苗子,还动员柳含絮一定要到都邑大城里崭露头角、博取功名。

柳含絮自然又谦虚了一番。

随后来人还有要事在身,着急赶往京城,就没有在廊桥里耽误时间。

柳含絮将来人送至廓桥外,大路上,互相致礼,然后长揖一别,以俟来日相会。

然后,然后,然后柳含絮久久徘徊,于是有记于廊桥。

如此,如此,如此不仅村里人能广为传说,就是常先生听闻,也是一段难得的佳话吧。

柳含絮斟酌已定,又从头到尾细想推敲了一遍,甚是妥当。

柳含絮推己及人,都是读书的佳话,老先生闻听这桩事情,一定也会称赞自己吧。

这正是,书中自有……

“颜如玉。”

“对。

唔?”

柳含絮一愣,这是哪里的知音,把心事都猜透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